夜宿南明县斋

朝阴扣舷清剡曲,暝投天姥峰前宿。
桂虫食叶露湿身,影落莓苔云矗矗。
天风吹枝断末殊,梦寻杳霭来绛车。
下车者谁藏姓氏,夜向琼台读诸子。
觉来隐隐声在耳,月白西南望为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宿南明县斋》是宋建宁浦城人谢翱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南宋末年避难时的心情。这首诗通过描述夜晚在南明县斋的住宿经历,展现了诗人在国难之际的忧思与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背景
  • 谢翱是一位宋代的诗人,他的一生经历了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尤其是在宋元兵南下期间,他曾经投靠文天祥并参与抗元活动。
  1. 诗作原文
    朝阴扣舷清剡曲,暝投天姥峰前宿。
    桂虫食叶露湿身,影落莓苔云矗矗。
    天风吹枝断未殊,梦寻杳霭来绛车。
    下车者谁藏姓氏,夜向琼台读诸子。
    觉来隐隐声在耳,月白西南望为水。
    书画梅花水仙卷。
    风吹袜露明微照,芳云弱植仙姝庙。
    髻鬟零乱在枕函,月里罗浮梦中到。
    鲛绡拂尘蝉翼隔,窗雾凝寒唯影入。
    晓来坐对残空标,翠翎不见额黄湿。

  2. 诗作鉴赏

  • 主题表达:这首诗主要表达了诗人在国家危难之际的忧国忧民之情。
  • 意境描述:诗中的“桂虫食叶露湿身”和“影落莓苔云矗矗”等描写,营造了一种凄清孤寂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
  • 语言风格:谢翱的诗歌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使得整首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夜宿南明县斋》不仅是一首描绘个人生活遭遇的诗歌,更是南宋末年社会动荡、民族危机下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和历史背景,从而更好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学的艺术特色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