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安天北游求诗安天韶王孙作诗送之

海云抱沤海水热,道路征人裹冰雪。
怜君独作万里游,雨把莲茎手中别。
莲茎刺多莲叶湿,翻为君衣覆为笠。
汴南淮北多故人,马上相逢泪相揖。
故园萋萋长草根,迟君归来洗雨痕。
青鞭碧影角湖曲,芳梦犹到韶王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赵安天北游求诗安天韶王孙作诗送之》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安史之乱期间社会动乱不安的混乱景象,表现了作者对时局动荡不安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全诗情感深沉、意境广阔,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

诗的前两句“赵安天下士游京师,高才逸气冠当时。安天韶王孙作诗送之”描述了赵安天下士(即赵明诚)在京师的名望和才华。他是一位杰出的学者和诗人,其诗歌创作在当时备受赞誉。诗中的“高才逸气”一词形容他的才华出众、气质非凡。接着,“安天韶王孙作诗送之”一句则提到了安天下土与赵明诚之间的交往,以及他们之间互相赠诗的情景。

诗的第三四句“安天下士游京师,高才逸气冠当时。安天韶王孙作诗送之,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陵夜雨时?”表达了作者对赵明诚的赞赏和期待。作者认为赵明诚的才华和气质足以与当时的名士相媲美,因此希望能与他共同度过愉快的时光,一起探讨学问和艺术。然而,世事无常,如今只能通过书信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最后两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陵夜雨时”则是作者对未来相聚的美好憧憬。他希望将来能有机会与赵明诚一起共赏西窗下的烛光,畅谈文学艺术,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这两句充满了诗意和浪漫情怀,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和知音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述赵明诚与作者之间的友谊以及他们之间的交流,展现了唐朝时期文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共同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作者对于国家命运的忧虑和个人情感的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