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暑崇法寺

城南古寺凉生处,草色遥连孝子墓。
棋局雨生苔鲜文,袈裟晴挂芭蕉树。
自昔阇黎修白业,会公唯与舒王椄。
只今尘土影堂空,石上犹镌麻纸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逃暑崇法寺》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表达了作者对古寺的感慨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原文
    城南古寺凉生处,草色遥连孝子墓。
    棋局雨生苔鲜文,袈裟晴挂芭蕉树。
    自昔阇黎修白业,会公唯与舒王椄。
    只今尘土影堂空,石上犹鎸麻纸帖。

  2. 作者简介
    谢翱(1249年—1295年),字皋羽,一字皋父,又号晞发子,是南宋末年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在元朝建立后,曾投靠过元朝的丞相伯颜,后来在元兵南侵时选择逃亡,最后在浙东一带隐姓埋名。他的诗作中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感,尤其是在其作品中对宋朝忠臣的缅怀,展现了他深沉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情感。

  3. 诗歌赏析

  • 首联“城南古寺凉生处,草色遥连孝子墓”:诗人首先描绘了城南古寺的清凉氛围,以及远处孝子墓上的草色连绵不断的景象,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为全诗奠定了宁静而深远的背景。
  • 颔联“棋局雨生苔鲜文,袈裟晴挂芭蕉树”:转入对古寺内景的详细描写,通过棋子和袈裟的细节勾勒出一种古朴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沉重。
  • 颈联“自昔阇黎修白业,会公唯与舒王椄”:诗人转而提及古代僧人的修行事迹,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表达了对那些为国为民牺牲的人们的敬意和怀念。
  • 尾联“只今尘土影堂空,石上犹鎸麻纸帖”:结尾以荒凉的景象收尾,石头上仍然残留的麻纸痕迹反映了古寺过去的辉煌和现在的寂寥,增强了诗句的意境和深度。

《逃暑崇法寺》不仅是谢翱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南宋灭亡及其历史英雄的一种纪念和哀悼。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和欣赏,读者不仅能感受到诗人的艺术魅力,还能更深刻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