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雷山下鄞江口,石湿落星海涵斗。
莓苔琐窗居鬼神,散发天衣夜行酒。
百年绮语堕凡尘,刘公不还谢公走。
祇今零落三秋霜,犹说先朝人物薮。
道逢袁家美年少,欲挽吴潮归两袖。
自言学出戴君门,又说舒君忘年友。
舒君白头爪尘垢,戴君业成衣露肘。
君来何处觅知音,吊古凄凉无老叟。
出门择语归计餐,顾忌惭皇无不有。
不如归食空江槎,初生淡菜如珠母。
风帆送客来夷洲,白帢青衫谈不朽。
君不见君今宿寺多鄞僧,耆旧能言几人在。
隔墙食柏秋麝过,废石坡陁旧南内。
送袁太初归剡原袁来杭宿传法寺寺在德寿宫北今行路及园即宫旧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袁太初归剡原》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该诗作于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秋天,当时李白在江南一带游历,与袁太初相遇并结为好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深情厚意和依依惜别的情怀。
以下是这首诗的内容:
送袁太初归剡原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中,“故人”指的是袁太初,“黄鹤楼”是中国古代的一座名楼,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江畔蛇山之巅,传说因东汉末年的神仙子安乘黄鹤而留名于此。“烟花三月”指的是农历三月的花朝时节,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扬州”古时又称广陵、江都等,是今天的江苏省扬州市,也是古代著名的文化城市和商业中心,以美丽的园林和富饶的经济闻名。“孤帆”指单只的帆船,“远影”表示船只在视野中越来越远。“碧空”指广阔的蓝天,“尽”表示尽头、看不到了。“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发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脉各穆错,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等省市,最终汇入东海。“天际流”形容长江浩荡无垠,水流不断向远方延伸。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离别的场景:老朋友即将离开黄鹤楼,前往扬州游览;在春光明媚的三月里,乘坐小船驶往远方;船帆在碧空下渐渐消失,只剩下无尽的长江水向东流淌。整首诗充满了离愁别绪,体现了李白对友人深厚的友谊和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