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

刘先生,名肩吾,闽中词赋天下无。
当年战艺夸颜色,进士出身两回得。
卢公里人正在朝,相见相逢九官宅。
余时犹弱起慨忼,谓此未足荣其乡。
丈夫事业在简册,要令姓字留耿光。
继闻郑君年最少,人物气象尤堂堂。
白鹿山南介公后,禽蛟两祭狮子王。
梦魂欲见无由据,侧荔芭蕉春复暮。
时移乃尔来霅间,因作广文求主簿。
顾予多病涩语言,面垢毛焦著麻布。
山中乞食城中归,徵诗送赠非所宜。
已闻之戍向昌化,此地人传多畏怕。
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
又闻山鬼吹灯夜,来向人家避官舍。
君持何术径往居此无百忧,便将天雷斧柄塞鬼穴。
巫山铁锁沈龙湫,祇足自乱不得休。
岂知从心致祷动幽隐,使龙无嗜鬼无愁,不知君能致此不。
龙不须酹以酒,鬼不须祭以肉。
秋旗卷雨晓案烟,时向县斋望天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是宋代诗人谢翱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即将赴任的祝福和对友情的珍视。

该诗的作者谢翱是一位才华出众的诗人,其文学地位在宋代词赋中无人能及。他的诗歌作品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形式而著称,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宋理宗绍定五年(1232年),当时谢翱正在山中隐居,而友人郑主簿炎之即将前往昌化担任官职。

从内容上看,《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是一首典型的送别诗。诗人通过对景抒怀,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行的期望和祝愿。诗中提到了“时移乃尔来霅间”,暗示了时间和空间的变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此外,诗中还描绘了昌化这个地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环境,如“龙居嗜燕烟入巢,病甲垂櫩腥雨下”等句子,都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意。

从艺术风格上来看,《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沉。诗人通过对比和象征等手法,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既有文才又有武略、既庄重又亲切的人物形象。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送别之作,更是一种情感与思想的交融,值得细细品味。

《杂言送郑主簿炎之官昌化》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部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谢翱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才华,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友情和仕途的独特理解。因此,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都能从这首诗中找到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