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六

山人食木实,竹实以饲凤。
闻此来空烟,三载脱尘鞚。
不见玉笙音,唯闻溪鸟弄。
西台忆故人,野祭忽如梦。
仰视浮云驰,不觉哭之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六”是宋代诗人谢翱的作品,通过描绘山中生活的宁静与哀愁,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歌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谢翱(1249—1295),字皋羽,一字皋父,号宋累,又号晞发子,福建长溪(今宁德市福安市晓阳镇)人。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曾参与文天祥的抗元活动,并因其英勇表现获得文天祥的赏识。然而战争的残酷使得谢翱最终选择隐居,并在浙东地区度过了他的余生。
  2. 诗歌原文:山人食木实,竹实以饲凤。闻此来空烟,三载脱尘鞚。不见玉笙音,唯闻溪鸟弄。西台忆故人,野祭忽如梦。仰视浮云驰,不觉哭之恸。
  3. 诗歌鉴赏:这首诗是谢翱在隐居生活中创作的一首咏怀之作。诗中通过描绘山林间的自然景色和简朴生活,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谢翱在诗中用“山人食木实”开篇,即暗示了自己隐逸的生活状态,随后“竹实以饲凤”,进一步点明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然而,这种宁静的生活并未让他忘却国事,“闻此来空烟,三载脱尘鞚”,表达了他对故国的思念以及内心的纠结与痛苦。诗中的“玉笙音”、“溪鸟弄”等意象,展现了一幅宁静的自然画面,同时反衬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哀伤。最后一句“仰视浮云驰,不觉哭之恸”,更是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体现了他对故人的深切追思和对现实的强烈反响。

谢翱的《拟古寄何大卿六首 其六》不仅是一篇充满哲理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真实流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深沉情感的表达,谢翱成功地将个人的内心世界与广阔的社会背景相结合,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精神追求和人文关怀。这不仅是对谢翱个人生平的深刻反映,也是对其时代背景的一种反思和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