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孟郊体七首 其七

闺中玻黎盆,贮水看落月。
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
爱此日与月,倾写入妾怀。
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
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效孟郊体七首其七》是宋代诗人谢翱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意境,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以及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下面将对其内容、艺术特色及其文化影响等方面进行介绍:

  1. 作者介绍
  • 谢翱(生卒年不详),字皋羽,号三毛居士,又号皭川散人,晚号芦花道士。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重要诗人,与杨缵、方一夔等人并称为“四大家”。他的诗歌创作以悲怆凄婉著称,善于运用比兴手法,抒发个人的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1. 作品原文
    闲庭生柏影,荇藻交行路。
    忽忽如有人,起视不见处。
    牵牛秋正中,海白夜疑曙。
    野风吹空巢,波涛在孤树。
    落叶昔日雨,地下仅可数。
    今雨叶落处,可数还在树。
    不愁绕树飞,愁有空枝垂。
    天涯风雨心,杂佩光陆离。
    感此毕宇宙,涕零无所之。
    寒花飘夕晖,美人啼秋衣。
    不染根与发,良药空尔为。
    闺中玻璃盆,贮水看落月。
    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
    爱此日与月,倾写入妾怀。
    疑此一掬水,中涵济与淮。
    泪落水中影,见妾头上钗。

  2. 作品解读

  • 自然景观描绘:《效孟郊体七首其七》通过对庭院、水流、草木等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使得这些自然元素仿佛具有了生命,与诗人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
  • 内心情感流露:诗中的“看月复看日,日月从此出”一句,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人通过这一意象,传递了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 象征意义的运用: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元素,如“日月”、“水”、“草”等,这些元素不仅仅是自然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象征。通过对这些元素的运用,诗人表达了对理想、希望和美好未来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简洁的语言:谢翱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深刻的寓意和强烈的情感,这使得读者能够迅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之中。
  • 丰富的意象:谢翱擅长运用各种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他的诗中,可以看到山、水、花、鸟等多种自然元素的形象,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丰富多彩的艺术世界。
  • 深沉的情感:谢翱的诗歌情感深沉,常常蕴含着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深刻思考。这种深沉的情感不仅体现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更体现在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世界的感悟上。
  1. 文化影响
  • 宋诗的代表之一:谢翱是南宋时期的重要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作品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展现了宋诗的特点,还体现了南宋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
  • 情感表达的独特性:谢翱的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喜爱。他的诗歌中既有对生活的热爱和赞美,也有对现实的不满和批判。这种情感表达的独特性使得他的诗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 影响后世文人:谢翱的诗歌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而且对后世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文人学者都对他的诗歌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从中汲取灵感和智慧。

《效孟郊体七首其七》不仅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的诗歌,更是一扇通往南宋文人心灵的窗户。它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社会和宇宙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