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雨中同公懿诸君饮

十月平湖上,繁霜藻荇空。
柳枝横堕雨,波白细生风。
水鸟飞幽碧,寒花折浅红。
谁能尽一醉,灯火宿船篷。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湖雨中同公懿诸君饮》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西湖在秋雨中的宁静美景,以及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下面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1. 作者背景:韩维生于南宋初年,字子华,号东阳,浙江义乌人,为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和文学家,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他不仅擅长诗词,还精于书画,其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个人的情感体验。
  2. 创作过程:韩维创作此诗时,正处于北宋末期至南宋初期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韩维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3. 诗歌原文:十月平湖上,繁霜藻荇空。柳枝横堕雨,波白细生风。水鸟飞幽碧,寒花折浅红。谁能尽一醉,灯火宿船篷。
  4. 诗歌赏析:这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通过对西湖秋天景色的描绘,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意境。诗中“谁能尽一醉,灯火宿船篷”两句更是流露出诗人对人生短暂、及时行乐的感慨。
  5. 艺术特色:作为宋词的代表之一,《西湖雨中同公懿诸君饮》在艺术表现上具有以下几个突出特色:首先,诗歌采用了白描手法,即直接描写景物而不加修饰,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西湖秋景的美;其次,诗歌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形象,如“霜藻荇空”、“柳枝横堕雨”等,使得整首诗的画面感极强;最后,诗歌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

韩维的《西湖雨中同公懿诸君饮》不仅是一首优美的诗篇,更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风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历史背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