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晁大夫庙

春草空庭绿,无人燕自飞。
英魂传庙食,遗像俨朝衣。
弊大谋何卒,才高祸所归。
空令策画士,千古鉴危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晁大夫庙》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晁大夫的怀念以及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这首诗通过对晁大夫的追忆和批评,展现了诗人的政治理念和对时局的忧虑。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韩维是南宋时期的文人,他的诗作多涉及政治、历史和哲学等领域,其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人民的疾苦。
  2. 诗歌原文:《谒晁大夫庙》的原文如下:“春草空庭绿,无人燕自飞。英魂传庙食,遗像俨朝衣。弊大谋何卒,才高祸所归。空令策画士,千古鉴危机。”这首诗以晁大夫的历史形象为引,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和对其遗像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其命运的感慨。
  3.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主题是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政治的关注。诗人通过对晁大夫的描写,暗示了历史的兴衰与英雄人物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些因才华而遭逢不幸的人物的同情。
  4. 艺术手法:在艺术上,诗人采用了五言律诗的形式,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和鲜明的意象,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历史英雄的形象,并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的情境,突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挑战。
  5. 评价鉴赏:在评价方面,这首诗被认为是韩维作品中的经典之作,不仅因为其文学价值,也因为其所蕴含的历史和政治意义。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现实社会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警惕权力的滥用。
  6.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例如国家动乱、政治腐败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历史上一些有才能的人遭受不幸。因此,诗人通过对晁大夫的描述,间接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不安。
  7. 文化内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历史人物的纪念不仅仅是为了纪念其功绩,更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反思历史,汲取教训,以避免重蹈覆辙。韩维的这首诗就是这种文化传统的体现,它不仅赞美了英雄的事迹,也警示了后人应如何面对权力的诱惑和责任的担当。

《谒晁大夫庙》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作品,也是一部具有深刻历史和政治意义的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