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清阴下,残花著马蹄。
过城春水静,度墅野桥低。
池废青蘋合,林深绿笋齐。
流莺知我恨,落日再三啼。
暮春游卞氏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游卞氏园》是宋朝诗人韩维的作品。这首诗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游园的情景,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和内心的感慨。
韩维(1043年-1125年)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同时也展现了文人对于生活情趣的追求。在《暮春游卞氏园》中,韩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春天的热爱以及对于生命流逝的哀叹。
诗中“路出清阴下,残花著马蹄。”这两句描述了诗人行走在清幽的林荫小道上,路边的残花被马蹄踏过,显得格外凄凉。这种描写不仅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一丝落寞与哀愁。而“过城春水静,度墅野桥低。”则进一步描绘了游园过程中所见的自然景观,流水不急,野桥低垂,宁静而又和谐的景象让人心生向往。
在诗的后半部分,“池废青蘋合,林深绿笋齐。”两句则通过对比手法,强调了自然的原始美,废弃的池塘中青蘋漂浮,茂密的树林里绿笋竞发,形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然而,这样的美景却无法让诗人忘却时间的流逝,“流莺知我恨,落日再三啼”一句更是将诗人的孤独与不舍表达得淋漓尽致。
《暮春游卞氏园》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部充满情感的作品,它通过精细的景物刻画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及对生命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