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出清阴下,残花著马蹄。
过城春水静,度墅野桥低。
池废青蘋合,林深绿笋齐。
流莺知我恨,落日再三啼。
【注释】
- 暮春:初夏,阳春三月。游:游览,游玩。卞氏园:晋朝卞壶的别墅,在今江苏无锡东北。
- 清阴:指树荫清凉的小路。残花著马蹄:指马踩着落花。著,同“触”。
- 过城春水静:指经过城池时看到春天的水面平静如镜。度墅野桥低:指走过别墅和桥梁时,看到它们都很低矮,几乎与地面平齐。
- 池废青蘋合:指池塘里长满了青蘋草。废,荒废。青蘋草,又称苹藻,多年生草本植物,茎细弱,叶呈披针形,花小白色。
- 林深绿笋齐:指林中深处长出的竹子,竹笋长得齐整。绿笋,即新竹。
- 流莺知我恨:指流连忘返的鸟儿知道诗人有感伤之意。流莺,即黄鹂。知我恨,指知道作者的心情。
- 落日再三啼:指夕阳西下时,鸟儿不断地鸣叫不已。落日,指夕阳。啼,鸟叫声。
【赏析】
这首诗是写暮春时节游卞氏园的感受。诗以“暮春”开篇,点明了时间。卞氏园是晋朝卞壶的别墅,位于今江苏无锡东北,风景幽雅,景色宜人。因此,诗人一进园门就感到心旷神怡。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赏景上,而是继续前行,来到一条树荫清阴的小路上,这里正是诗人驻足留连的地方。因为这里的路旁长着许多落花,所以诗人用“残花著马蹄”来描绘自己的所见所感。
诗人来到一座城池前,看到春天的水面平静如镜,岸边别墅、桥梁也显得低矮而平缓。这些景物给诗人的感觉是宁静、和谐。这种感受使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咏道:“过城春水静,度墅野桥低。”
诗人来到卞氏园内,只见池塘里长满了青蘋草,林中深处还有几株高大挺拔的新竹在迎风摇曳。这些景物给诗人的感觉是生机盎然。这种感受使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咏道:“池废青蘋合,林深绿笋齐。”
诗人来到卞氏园的一角,只见流连忘返的鸟儿不停地鸣叫不已。这种感受使诗人情不自禁地吟咏道:“流莺知我恨,落日再三啼。”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将卞氏园内的美景呈现在读者面前,同时也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美景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