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花点径残春后,草气薰池过雨初。
行到松洲有遗兴,水声东下竹间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杨花点径残春后,草气薰池过雨初。
行到松洲有遗兴,水声东下竹间渠。
《和晏相公府东三咏 其三》是宋代诗人韩维创作的一篇诗歌。下面将对该诗进行简要的介绍:
作者简介:韩维(1017年~1098年),字持国,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他是韩亿之子,与韩绛、韩缜等为兄弟。他以父荫为官,但父亲去世后闭门不仕。在仁宗时期,由欧阳修推荐知太常礼院,后出通判泾州。英宗即位后,召为同修起居注,进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翰林学士、知开封府,因与王安石议论不同而出知襄州、改许州、历河阳、复知许州。
诗歌原文:
杨花点径残春后,草气薰池过雨初。
行到松洲有遗兴,水声东下竹间渠。
诗意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充满春天气息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杨花飘落的瞬间以及雨水过后的清新。随着诗人行走至松洲,心中不禁涌起对往昔岁月的回忆,水声潺潺,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和晏相公府东三咏 其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更蕴含着诗人的情感和哲思。通过对春天的细致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