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晏相公府东三咏 其二 楚家宅

婆娑桂树垂丹艳,落落松枝偃翠英。
访古赏春俱有得,不劳勤远事幽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晏相公府东三咏 其二 楚家宅》是诗人韩维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下面将围绕这首诗及其背景、意义进行详细展开:

  1. 诗歌原文
  • 婆娑桂树垂丹艳:描述了婆娑多姿的桂花树,枝叶茂盛,花朵绚烂如丹。
  • 落落松枝偃翠英:描绘了挺拔而优雅的松树枝叶,青翠欲滴,生机勃勃。
  • 访古赏春俱有得:表达了作者在探访古代遗址和春日赏花中都有所得,收获颇丰。
  • 不劳勤远事幽寻:表明无需长途跋涉,也能领略到自然之美,享受闲适之乐。
  1. 创作背景
  • 韩维于仁宗时期由欧阳修推荐担任太常礼院职务。他不久后出通判泾州,并担任过淮阳郡王府记室参军。英宗即位后,召入朝廷为同修起居注,并升任知制诰、知通进银台司。在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迁任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由于与王安礼关系密切,韩维曾因政治原因被贬。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也使他有机会在官场上展现自己的才华。
  1. 主题思想
  • 对自然的颂扬:通过对桂花和松树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 游历的愉悦:诗中的“不劳勤远事幽寻”反映了作者对游历探索的积极态度,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人生哲学。
  • 历史与现实的联系: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探访,诗人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以及对现实生活的满足感。

《和晏相公府东三咏 其二 楚家宅》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更是一种人生态度和审美追求的体现。韩维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自然和历史的崇敬之情,以及他在仕途上的坎坷与坚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