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中绝句 其二

野岸黄榆三万栽,枯根断处水容开。
隋堤二月春如许,看取柔条拂面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野岸黄榆三万栽,枯根断处水容开。隋堤二月春如许,看取柔条拂面来。”是宋代诗人韩驹的《道中绝句 其二》。《道中绝句 其二》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生动形象,展现了作者服丧后重登仕途的舒畅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歌背景
  • 诗人介绍:韩驹(1080~1135),北宋末南宋初江西诗派诗人,诗论家。字子苍,号牟阳,陵阳人。早年以诗著称于苏辙门下,后因与苏轼之党关系被贬,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其诗歌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作品多反映出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1. 诗歌原文
    野岸黄榆三万栽,枯根断处水容开。
    隋堤二月春如许,看取柔条拂面来。

  2. 诗歌鉴赏

  • 意象运用:诗中的“野岸黄榆三万栽”通过数量词“三万”强调了黄榆的数量之多,给人以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而“枯根断处水容开”则用“枯根断处”来暗示春天的到来,“水容开”则形象描绘了春水涌动、生机勃发的景象,两者结合既形成了动静对比,又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
  • 情感抒发: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新气象的期待。特别是结尾的“看取柔条拂面来”,不仅点明了春天的主题,还隐含着诗人对未来充满希望的心情。
  1. 诗歌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韩驹的诗语言简洁,每一句都充满了力量,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富有诗意。
  • 意象生动:诗中的“三万栽”、“枯根断处”等词语,不仅增加了诗句的形象性,也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道中绝句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诗歌,更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诗人传达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