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岸黄榆三万栽,枯根断处水容开。
隋堤二月春如许,看取柔条拂面来。
《绝句二首·其二》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作品,创作于公元765年。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含义以及其赏析:
- 内容释义:
- 野岸黄榆三万栽:描述了岸边长满了成千上万株黄榆树的景象,黄榆因其黄色的花而得名,通常在春天开放,形成一片金黄色的花海。
- 枯根断处水容开:指出在黄榆树枯萎的根断裂的地方,水面重新涌起,仿佛春天的气息开始复苏。
- 隋堤二月春如许:提及了隋堤(可能指隋唐时期的一条河堤)在二月时节也呈现出春天的生机,与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 看取柔条拂面来:最后一句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春天的期待,柔嫩的枝条随风拂过脸庞,带来一丝丝温暖。
- 译文解析:
- 江碧鸟逾白:描绘了江水碧绿且波光粼粼,使得水中的白鹭更加洁白无瑕。
- 山青花欲燃:形容山峰的颜色翠绿而花朵红艳如火,充满了生命力。
- 关键词解释:
- 逾:在这里表示超出,强调鸟儿在水中的倒影更加明亮清澈。
- 欲:在这里用来形容花的燃烧状态,赋予了花朵以动态美。
《绝句二首·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诗歌,更蕴含着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生命活力的向往。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及其深刻的思想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