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梅花二首 其二

纷纷月彩动,炯炯霜容开。
不睹散清影,宁知花底来。
平明忽天风,涧谷空苍苔。
惆怅有馀馥,繁英安在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西山梅花二首 其二”是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出自《全宋诗》中,是诗人苏轼在北宋时期所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和词人,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是豪放派词人的代表人物,还因其多才多艺而被称为文学巨擘。

  2. 作品原文:春来幽谷水潺潺,皪梅花草棘间。一夜东风吹石裂,半随飞雪渡关山。何人把酒慰深幽,开自无聊落更愁。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 黄州。

  3. 诗句解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傲然独立的品格。首句“春来幽谷水潺潺”用春天的景致引入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第二句“皪梅花草棘间”则形象地描绘了梅花生长环境之艰苦,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梅花坚韧品质的赞美。第三句“一夜东风吹石裂”生动地刻画了冬去春来时自然界的变化,同时表达了作者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喜悦。第四句“半随飞雪度关山”则描绘了梅花不畏艰难、勇敢面对困境的精神风貌。最后两句“何人把酒慰深幽”和“开自无聊落更愁”,既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感慨,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情感体验。最后两句“幸有清溪三百曲,不辞相送到黄州”以乐观的态度结束全诗,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对美好景色的无限向往。

“西山梅花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描写梅花的诗歌,也是苏轼借以抒发自己情感和哲学思考的作品,通过对梅花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的赞美,折射出了作者的人生哲理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