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温伯玉二首 其一

楚尾还重九,荒园菊半花。
因君向姑孰,使我坠乌纱。
更度千秋岭,休寻万里沙。
壮年豪气在,途路莫兴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温伯玉二首 其一》是宋代诗人韩元吉的作品,诗中通过描绘楚尾重九、荒园菊半花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慨与豪气。以下是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韩元吉(1118~1187),南宋词人。字无咎,号南涧,汉族,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人或许昌(今属河南)人。韩元吉词多抒发山林情趣,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存词80余首。
  2. 诗词原文:楚尾还重九,荒园菊半花。因君向姑孰,使我坠乌纱。更度千秋岭,休寻万里沙。壮年豪气在,途路莫兴嗟。
  3. 诗意解读:首联“楚尾还重九,荒园菊半花”描绘了一个秋日的楚国景色,重阳节时,菊花已盛开,然而荒凉的园子中的菊花只开了一半。这一句既是写景,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朋友的思念。颔联“因君向姑孰,使我坠乌纱”表达了因为友人的到来,诗人不得不摘下官帽,表示自己愿意放下世俗的羁绊,跟随友人去追求更自由的生活。颈联“更度千秋岭,休寻万里沙”则是说,虽然人生如过客,但也要有所作为,不要在无关紧要的事情上浪费时间。尾联“壮年豪气在,途路莫兴嗟”则是一种豁达的态度,即使人生道路充满了坎坷,也应该保持豪迈的精神风貌,不应过于悲观。
  4. 艺术特色:《送温伯玉二首 其一》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人生的独到见解。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以及丰富的情感表达,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同时也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送温伯玉二首 其一》不仅是一首表达深厚友情和自我反思的诗歌,也是一幅充满哲理的艺术画卷。它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复杂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让读者在品读的同时,也能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人生哲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