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 其二

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
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
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南涧其二》是南宋诗人韩元吉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作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哲理思考,也反映了其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信息
  • 韩元吉:字无咎,号南涧,生于1118年,卒于1187年,原籍开封雍邱(今河南开封市),后徙居许昌(今属河南)。他是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与苏轼并称为“苏韩”,其词作以山水田园为主题,风格清新俊逸,情感真挚深沉。著有《涧泉集》、《涧泉日记》、《南涧甲乙稿》、《南涧诗余》等著作。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高岩跨层巅,一径入苍翠。
  • 三休彻上头,却立睨平地。
  • 当年宝藏兴,中夜出光气。
  • 至今石缝裂,篝火尚能记。
  • 盈虚谁可测,开阖神自秘。
  • 空房有残僧,骨冷夜无寐。
  1. 诗歌鉴赏
  • 意象与象征:诗中的“高岩”和“苍翠”构成了一幅山峦叠嶂、绿树环抱的自然画卷。“宝藏兴”可能暗指古代传说中的宝藏或某种秘密,而“中夜出光气”则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南涧其二》通过对这些自然元素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奥秘的敬畏和向往之情。
  • 哲学思考:“盈虚谁可测”反映出诗人对于人生无常、世事变幻的深刻理解,而“开阖神自秘”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对宇宙和人生的深层次思考,使作品具有了丰富的哲理内涵。
  1. 艺术特色
  • 语言简练:诗歌语言简洁明快,通过寥寥数语便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 意境深远:诗中既有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入探讨,整体意境深远而富有哲理。

《南涧其二》不仅是一首表达对自然美景欣赏与感慨的诗作,更蕴含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考和对生命真谛的探索。通过这首诗,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世界的热爱与尊重,以及在纷扰尘世中寻求的心灵寄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