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
尚喜云外山,娟娟作眉绿。
佳人不可见,夜半风满竹。
竹声入清梦,夜客慰孤宿。
山中富兰若,欲往宁畏独。
老僧亦知人,逢场共竿木。
林芳得清心,幽涧供濯足。
便可赋归欤,箪瓢胜鼎肉。
护国寺次前婺州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护国寺次前婺州韵》(双蛾渺云端,流水但空谷。尚喜云外山,娟娟作眉绿。佳人不可见,夜半风满竹。竹声入清梦,夜客慰孤宿。山中富兰若,欲往宁畏独。老僧亦知人,逢场共竿木。林芳得清心,幽涧供濯足。便可赋归欤,箪瓢胜鼎肉)是宋代诗人韩元吉所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分析:
诗歌原文:
双蛾渺云端,
流水但空谷。
尚喜云外山,
娟娟作眉绿。
佳人不可见,
夜半风满竹。
竹声入清梦,
夜客慰孤宿。
山中富兰若,
欲往宁畏独。
老僧亦知人,
逢场共竿木。
林芳得清心,
幽涧供濯足。
便可赋归欤,
箪瓢胜鼎肉。诗歌解析:这首诗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色和宁静的生活场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诗人通过对山水、竹影、月光等自然元素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致远的画面。同时,诗中的“清心”、“濯足”等词汇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平和与超脱。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明快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诗人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复杂的情感,并通过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这种语言和意象的结合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意境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护国寺次前婺州韵》不仅是一首表达自然美景和隐居生活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诗人高超的艺术技巧,也反映了宋代社会的审美倾向和文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