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暮郊居

村落欲黄昏,寒云片片凝。
隔城钟似磬,远岫烧如灯。
名利堪弹指,林泉但枕肱。
何由遂闲散,自喜本无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冬暮郊居》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一首诗作魏野是宋代诗人,而非唐代人物。《冬暮郊居》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内心感受,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诗歌原文
    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
    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
    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
    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2. 诗歌注释

  • 羽翼摧残日:比喻自己的才华被摧残,无法施展。
  • 郊园寂寞时:表达了诗人在荒凉的郊外感到的孤独和凄凉。
  • 急景忽云暮:形容时间过得很快,傍晚已经来临。
  • 颓年浸已衰:指自己年老体衰,无法再有所作为。
  • 匡国分:指有责任和能力为国家做出贡献,但现实却无法实现这一愿望。
  • 自喜本无能:表示自嘲,认为自己本无能力改变现状。
  1. 诗歌背景
  • 作者生平:李商隐,晚唐诗人,擅长七言绝句,以其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于世。据传,这首诗是他在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还郑州闲居时所作,当时他因政治原因被罢官。
  • 写作地点:根据诗中的“隔城钟似磬,远岫烧如灯”等描写,可以推断这首诗是在河南或附近地区创作的。
  1. 诗歌鉴赏
  • 意境深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和现实的深深感慨。如“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这些细节不仅营造了一种寂静冷清的氛围,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凄凉。
  • 情感真挚:诗人以真挚的情感直抒胸臆,将个人的苦闷和无奈展现得淋漓尽致。如“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表达了诗人对于无法实现理想国家的担忧和失望。
  • 语言优美:诗句选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使整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如“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等句,运用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语言,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冬暮郊居》是一首反映个人情感和时代背景相结合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珍贵遗产,也是中国古典诗歌艺术的典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