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王迁归青社

此别重伤情,寒天二十程。
弟分微禄送,儿逐蹇驴行。
雪蔽千山色,冰含万水声。
何时再相见,去去海边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魏野的《送王迁归青社》是一首五言律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伤感之情。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魏野(约967年—1019年),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和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与黄庭坚、苏轼并称为“宋初三大诗僧”。在绘画方面,他擅长山水画,作品多表现江南水乡的自然景色。其人性格耿直,不善逢迎权贵,因此仕途不顺,晚年生活颇为清贫。

  2. 诗歌原文

此别重伤情,寒天二十程。
弟分微禄送,儿逐蹇驴行。
雪蔽千山色,冰含万水声。
何时再相见,去去海边城。

  1. 诗歌赏析
  • 主题:本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在送别好友时的深情厚意和依依不舍的情感。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寒天二十程”、“雪蔽千山色”等,形象地描绘了送别的场景和自然环境,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语言,将内心的不舍和关切表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此别重伤情”一句,表达了对这次离别深感悲痛的情绪。同时,“弟分微禄送,儿逐蹇驴行”则展现了兄弟二人虽物质条件有限,却依然尽力而为的深厚情谊。
  • 艺术特色:该诗在宋代诗歌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此外,魏野的诗歌也体现了宋代文学的特点,即注重情感的抒发和自然景观的描绘。
  1. 写作背景
  •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具体时间不详,但考虑到魏野的生活背景和文学成就,可以推测这首诗应是在他任官期间或离任后所作。当时社会动荡不安,仕途多有波折,诗人在这样的背景下写下了这首充满情感的诗歌。
  • 从诗歌内容来看,作者可能与王迁有着较深的交往和友谊。诗人在得知好友要离去的消息后,心中充满了感慨和不舍,于是写下了这首赠别诗。通过这首诗,诗人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还展示了自己对待友情的态度和价值观。
  1. 文化意义
  • 友情主题: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友情始终是一个重要而永恒的主题。魏野的《送王迁归青社》以真挚的情感描绘了一段深厚的友谊,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重要性。这种主题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尤为珍贵,因为人们渴望通过诗歌来寄托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
  • 自然描写:诗中的自然景象被诗人用精湛的技艺捕捉并赋予了深刻的情感色彩。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不仅表达了自己的情感,还向读者展示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好意境。这种艺术手法在当时的文学作品中较为少见,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魏野的《送王迁归青社》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文化内涵的诗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哀伤,还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宋代文学的独特魅力。这首诗不仅是诗人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宋代文学的一个重要代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