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二兄三兄赴廷对

吾家令兄弟,异氏而同气。
雅知义利分,不作温饱计。
天子龙飞春,了翁对轩陛。
柄臣方擅朝,党论如鼎沸。
轧轧不能休,一挥三千字。
植治贵和平,用人戒偏陂。
天子擢第一,期以风有位。
寻寘之三人,仍诏恩礼视。
后此者三年,东瞻复联第。
天子方谅闇,有言不得试。
岁行在协洽,文翁陈谠议。
惟知守家学,宁顾触时忌。
虽不第甲乙,自谓傥无愧。
古人为己学,何有于富贵。
穷则独善身,仕将以行义。
两兄西南彦,九牧将倒指。
平生刚直胸,毋以科举累。
矧逢主听宽,宁复怀顾畏。
厥今果何事,请略陈一二。
内无王文正,谁与理家事。
外无韩忠献,谁与饬戎备。
荧惑守羽林,震雷诧冬瑞。
天象已云然,人事犹尔耳。
劈析为上言,卓哉朝阳喙。
却携令名归,为亲一启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二兄三兄赴廷对》是南宋文学家魏了翁的作品。全文原文如下:吾家令兄弟,异氏而同气。雅知义利分,不作温饱计。天子龙飞春,了翁对轩陛。柄臣方擅朝,党论如鼎沸。轧轧不能休,一挥三千字。植治贵和平,用人戒偏陂。天子擢第一,期以风有位。寻寘之三人,仍诏恩礼视。以下是对这篇文学作品的详细介绍:

  1. 背景介绍:魏了翁,宋代著名文学家,其作品多反映时代风貌和社会矛盾,尤以其政治抒情诗著称。《送二兄三兄赴廷对》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环境与人物性格。

  2. 文学特色:《送二兄三兄赴廷对》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它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通过比喻、拟人等技巧,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思想。魏了翁在作品中表现出深厚的情感和对国家社稷的忧虑,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士大夫的担当和责任意识。

  3. 主题思想:该作品不仅表达了对兄长们政治生涯的期待和祝福,也反映出作者个人对于理想政治的追求和对现实政治环境的批评。魏了翁通过这首诗传达了他对于公正、平和治国理念的坚持,以及对于正直官员的赞美。

  4. 文化影响:《送二兄三兄赴廷对》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政治状况的重要文献之一。它通过对政治事件的描述和人物形象的塑造,为后人提供了一个了解当时社会的窗口。

《送二兄三兄赴廷对》是魏了翁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重要作品,通过对诗歌原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篇普通的叙事诗,更是一个时代、一个家族和一个个体共同书写的历史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