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当秋乃揫敛,黄落山川贫。
天机之浅者,荣悴为戚欣。
谁知天地心,于此常肫肫。
既尝验诸理,又以取诸身。
四德孰非元,四端孰非仁。
刑威虽时用,生意固长存。
四时长有春,吾闻邵子云。
触事识初心,乃以名吾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潼川宪司拓圃筑亭取康节语名以四春得古诗十二韵》 - 杨万里

我行天下遍,犹喜此邦清。
政简吏民乐,讼息公案平。
园荒花自好,亭成竹已生。
拓田增数亩,为政岂无经。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堂号“诚斋”,又长期在赣州、福州等地为官,所以被人们通常简称为“诚斋先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