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当秋乃揫敛,黄落山川贫。
天机之浅者,荣悴为戚欣。
谁知天地心,于此常肫肫。
既尝验诸理,又以取诸身。
四德孰非元,四端孰非仁。
刑威虽时用,生意固长存。
四时长有春,吾闻邵子云。
触事识初心,乃以名吾亭。
潼川宪司在拓垦土地建造亭子时,取康节公的语名”四春”为题,创作了一首古诗。
皇天平四时,不以秋先春。
注释:皇天公正地平衡着四个季节,不把秋天放在春天之前。
译文:皇天公正地平衡着四季,并不以秋季出现在春季之前。
仁人奉天职,不以德后刑。
注释:有仁德的人遵循天职,并不以道德的缺失来弥补法律的不足。
译文:有仁德的人顺应天道的职责,并不以道德的缺陷来弥补法律的不足。
次序固云然,表里元相因。
注释:事物的秩序是自然形成的,表面和内在是相互依存的。
译文:事物的秩序本来就是自然形成的,表与里是相互依存的。
方春布阳炜,万物皆精神。
注释:春天到来时,阳光照耀大地,万物都充满了生机。
译文:春天来临,阳光普照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
当秋乃揫敛,黄落山川贫。
注释:到了秋天,万物都收起了它们的色彩,大自然也变得萧瑟而贫瘠。
译文:到了秋天,万物收敛起它们的繁华色彩,大自然变得萧瑟而贫瘠。
天机之浅者,荣悴为戚欣。
注释:对自然之道理解得浅显的人,就会看到荣华衰败就感到忧愁喜悦。
译文:对自然之道理解得很浅的人,会看到荣华和衰败就觉得忧愁或欢喜。
谁知天地心,于此常肫肫。
注释:谁能知道天地之心?只有在这里才会显得如此真诚。
译文:谁能懂得天地之心呢?只有在此处才会有如此真挚的情感。
既尝验诸理,又以取诸身。
注释:我曾在道理上加以验证,又在行为上加以实践。
译文:我曾经在道理上加以验证,也在行为上付诸实践。
四德孰非元,四端孰非仁。
注释:四种美德(仁义礼智)并不是没有根源的(元),四种善举(亲爱敬信)也不是没有基础的(仁)。
译文:四种美德并不是没有根源的,四种善举并不是没有基础的。
刑威虽时用,生意固长存。
注释:刑罚虽有时被使用,但生生不息的本性却永远存在。
译文:即使是刑罚有时被使用,生生不息的本性却永远存在。
四时长有春,吾闻邵子云。
注释:四季总是充满生机,我听闻邵子说此话。
译文:一年四季总是充满生机,我听闻邵子说此话。
触事识初心,乃以名吾亭。
注释:面对事情能认识事物最初的面目,于是给这座亭子取名叫做“四时春”。
译文:面对事情能认识事物最初的面目,于是给这座亭子取名叫做“四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