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灵一寸心,至远而至近。
真能位天地,信可为尧舜。
不以利欲熏,则为习俗焮。
怗怗弄文墨,若若夸绶印。
圣贤岂我辈,位育非吾分。
亦有识其然,责泉于九仞。
人言力不足,我谓知不尽。
商卿闻吾言,其信其不信。

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政治家韩愈。他的诗作以议论和抒情为主,语言简练,寓意深远,富有哲理性。

诗句注释:

  1. 虚灵一寸心 - 形容内心非常清明,如同虚无的一尺空间。
  2. 至远而至近 - 描述心的境界既高远又贴近实际。
  3. 真能位天地 - 表示真正的才能可以影响天地万物。
  4. 信可为尧舜 - 相信有这种能力的人可以做尧或舜那样的伟大人物。
  5. 不以利欲熏 - 不因利益和欲望而蒙蔽心智。
  6. 则为习俗焮 - 如果不抵制世俗的诱惑,就会逐渐堕落。
  7. 怗怗弄文墨 - 形容文士们沉溺于文字和学问之中。
  8. 若若夸绶印 - 形容那些自命不凡,炫耀自己的地位和成就。
  9. 圣贤岂我辈 - 圣贤之人不是我一类人。
  10. 位育非吾分 - 天赋的才能并非属于我。
  11. 亦有识其然 - 也有见识到其中的真相。
  12. 责泉于九仞 - 比喻要追究事物的根源,就如同在九仞高的高山上寻找泉水一样艰难。
  13. 人言力不足 - 别人说我的才能不足。
  14. 我谓知不尽 - 我认为这是远远不够的。
  15. 商卿闻吾言,其信其不信 - 尹商卿听到这些言论后,是相信还是不相信呢?

译文:

我的心中有着清澈如水的感觉,既遥远又亲近。
真正有能力改变天地的存在,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像尧舜那样的伟人。
不被物质利益所侵蚀,就能避免被世俗污染。
文人们沉浸在书本知识中无法自拔,仿佛沾沾自喜地展示自己获得的荣誉和职位。
圣贤之流并不是我等凡人能够企及的,他们的成就并非我应得的。
也有人能洞察这一切,并因此对现状提出质疑。
我对于他们的质疑持怀疑态度,但我也知道我所知道的还远远不够。
尹商卿听到我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他选择相信还是不相信?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内心的描述,表达了作者追求真理、超越世俗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同时,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评,也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关注和对人性、道德的思考。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和启示性,是韩愈诗歌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