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德庆挽诗 其二

九秩犹身健,联麾见子荣。
笏床欢节序,鸠杖话平生。
世久伤零落,吾犹及老成。
酸风吹苦泪,一为典刑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张德庆挽诗·其二》是宋代诗人严粲创作的组诗,全诗共五首,每首都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下面将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严粲:字坦叔,一字明卿,邵武人(今属福建),学者称华谷先生。他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官场,曾任知清湘县和徽州掾。尽管官途亨通,但他在诗歌创作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 文学成就:严粲除了在政治和社会生活中有一定的建树外,他还致力于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其文学作品包括《诗缉》,但已佚。
  1. 诗作原文
  • 原文内容:《张德庆挽诗·其二》全文如下:“九秩犹身健,联麾见子荣。笏床欢节序,鸠杖话平生。”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长者对人生、友情和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 译文注释:此诗的译文为:“虽然已经九十高龄,但我身体依然健康;你曾手握权力,现在我却只能拄着拐杖,我们依旧可以畅谈往昔。”其中“联麾”指古代官员手持权杖指挥军队的意思,“鸠杖”则是指老人使用的拐杖。
  1. 作品赏析
  • 主题深度:此诗不仅仅是对逝者的缅怀,更是对生命、衰老和死亡的深刻思考。通过对年老体衰之人的描写,折射出生命的无常和世事的变迁。
  • 情感表达:严粲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流露出对自己年华渐逝的无奈与哀伤。
  • 艺术手法:通过对比“九秩犹身健”与“联麾见子荣”(指友人虽老仍显威严)以及“吾犹及老成”与“世久伤零落”(感叹世间人事的无常和自己的衰老)等句式,严粲巧妙地将个人的情感融入对历史的回顾之中,使整首诗具有了更丰富的层次感和哲理性。
  1. 写作背景
  • 生平经历:严粲在仕途上虽有成就,但晚年也经历了不少挫折与变故,这在他的诗中有所体现。
  • 时代背景:宋诗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严粲的作品也不例外。他的诗歌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对于国家兴亡和个人命运的思考。
  • 文化传承:作为一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文人,严粲在其作品中融入了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这些思想在他的诗歌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严粲的《张德庆挽诗》作为宋代诗歌的一部分,为研究当时的文学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展示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精神面貌。
  • 后世评价:严粲的诗歌被后人传颂,成为研究宋代文学和诗歌发展的重要案例。
  • 教育意义:他的诗歌不仅在文学领域受到赞誉,也常被用作教育和启迪后学的典范。

《张德庆挽诗·其二》不仅仅是一首悼念亡友的挽歌,它是严粲对于人生、自然和社会变迁的深入反思。通过对这一组诗的学习,不仅能体会到古代诗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