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羡

贵客宁知拂徵琴,郢人漫倚引商音。
那堪岁月化双鬓,空有悲欢寄寸心。
囊底有方餐白玉,床头无术致黄金。
抗尘走俗曾何补,却羡鹪鹩托一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 是唐代李商隐在一首作品中的名句。这句诗通过比喻的方式,展现了主人公对于某种境遇或行为的羡慕与向往。

卞和的故事在中国历史中流传甚广,他因献玉被误解而失去双脚的典故,成为后人对正直与诚信的象征。李商隐在此引用这一典故,意在表达一种对正义与坚持原则的渴望。诗句中的主人公可能正处于一种困境之中,对于某种不公正的行为感到愤慨,却又难以改变现状。因此,他转而羡慕那些能够坚守正道、不受外界诱惑影响的贤者。

从文学角度来看,李商隐通过这句诗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对于现实不满的情绪。这种情绪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所体现,例如《任弘农尉献州刺史乞假还京》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官场生活的矛盾感受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李商隐通过这句“却羡卞和双刖足,一生无复没阶趋。”不仅展示了诗人对于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也反映了古代士人对于道德操守的重视。这句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表达,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价值观的体现。通过对这样文学作品的学习,读者不仅可以领略到诗歌的美,还能更深入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