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城读史 其十二

锱郎璀贼世台家,卖主知作他邦臣。
当年只算孙供奉,犹胜纷纷误国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燕城读史 其十二》是宋代诗人罗公升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通过描绘历史人物的事迹,展现了历史的辉煌与变迁,以及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和背景:

  1. 作者简介
  • 罗公升,字时翁,一字沧洲,宋末以军功授本县尉。祖父开礼从文天祥勤王,兵败被执不食死;父开禧有文名。后倾资北游燕、赵,图恢复失败,回乡隐居。
  • 有《无名集》、《还山稿》、《抗尘集》、《痴业集》、《北行卷》等,后人合为《沧洲集》五卷。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天自西倾水自东,三分割据识英雄。仲谋有子曹郎在,盖世功名仅汉中。
  • 这首诗通过对三国时期的描写,展现了曹操的雄才大略和孙权的机智勇敢。诗中的“天自西倾水自东”,形象地描绘了地势的险峻和河流的曲折,暗示了战争的艰难和复杂。而“三分割据识英雄”则揭示了三国时期群雄逐鹿的局面,曹操和孙权等人凭借各自的智勇脱颖而出。最后两句“仲谋有子曹郎在,盖世功名仅汉中”,更是点明了曹操的儿子曹丕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建立了魏国,成就了一代枭雄的名声。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主要体现在简洁明快的语言和深刻的历史感悟上。它通过对历史事件的简要描述,展现了历史的波澜壮阔和英雄辈出。同时,诗中的“天自西倾水自东”这样的意象,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1. 诗歌的历史影响
  • 《燕城读史 其十二》作为罗公升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他的文学才华,也反映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首诗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历史研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成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

《燕城读史 其十二》不仅是罗公升个人文学成就的体现,也是宋代诗词文化的珍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历史思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