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杨立之赠京

小子方承学,初心未见功。
雕虫徒好赋,舞象仅成童。
率尔多惭路,师哉远慕雄。
颛侗如可教,丈席冀趋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杨立之赠京》是苏颂所作的一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学问的渴望和对老师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关于《次韵杨立之赠京》的介绍:

  1. 作者简介
  • 苏颂:苏颂是中国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诗作《次韵杨立之赠京》闻名于世。
  • 诗歌内容:诗中“小子方承学,初心未见功”表达了苏颂初学时的谦逊和对学识追求的执着。
  • 创作背景:此诗应是苏颂在得到杨立之赠诗后的回赠之作,反映了两人间的学术交流与相互尊重。
  1.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次韵杨立之赠京》采用了平实的语言,通过对学习初期的感慨、对技艺的爱好以及对老师崇高地位的仰慕,生动描绘了求学者的心路历程。
  • 情感表达:诗中流露出一种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对师长的尊敬,同时也展现了作者谦虚好学的性格。
  • 文化价值:作为宋代文学作品,其不仅体现了当时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观念,也对后世有着深远的文化影响。
  1. 历史意义
  • 文化交流: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宋代文人之间学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 教育理念:诗中所体现的学习态度和方法,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教育启示,强调了学习过程中的自我反思和师友互助的重要性。
  1. 现代价值
  • 启发思考:在当前社会,人们面对知识更新迅速的现状,《次韵杨立之赠京》中的学习精神仍具有启发性和指导意义。
  • 美学鉴赏:诗作本身也是一门美的享受,它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风雅情趣和艺术修养,值得现代人去学习和欣赏。

《次韵杨立之赠京》作为苏颂的代表作之一,不仅在文学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也在文化传承和教育思想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和研究,不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和思想,也能够从中汲取到学习、进步和创新的精神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