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道青冥外,跻攀剧箭飞。
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
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
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
和仲巽过度云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仲巽过度云岭》是宋代苏颂的作品。在这部作品里,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深切感悟以及他对旅途艰辛的同情。以下是对这首诗歌及其背景的详细分析:
作者简介:苏颂,宋代著名科学家、官员,他在自然科学领域的贡献尤为突出。其代表作之一便是《新仪象法式》,这是一部集天文、历算、仪器制作等多学科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著作,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歌原文:《和仲巽过度云岭》是苏颂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描绘了一幅登高望远、旅途艰险的画面。诗句“磴道青冥外,跻攀剧箭飞”形象地描述了山路之峻峭,而“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则表达了天气变化带来的寒冷感受。此外,“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透露出旅途中的辛苦与不易。而“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向往自由的境界。
诗歌赏析:通过对《和仲巽过度云岭》的分析可以看出,苏颂不仅在科技领域成就卓著,在文学上也有着不俗的表现。《和仲巽过度云岭》通过简洁有力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动人的自然景观图,同时传达出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人间疾苦的深刻体察。这种将科学观察与文学创作相融合的能力,展现了苏颂作为学者的综合素质。
文化意义:苏颂作为北宋时期的学者,其《和仲巽过度云岭》不仅是个人艺术成就的体现,更是宋代文人精神风貌的一种反映。在那个科技尚未高度发达的时代,文人通过诗词来表达对自然世界的观察与感悟,展现了一种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自信。
《和仲巽过度云岭》是苏颂以诗人的身份留下的文学作品,它不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学术风貌,更折射出作者深厚的文学修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通过阅读这首古诗,读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对于自然界的崇敬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