磴道青冥外,跻攀剧箭飞。
朔风增凛冽,寒日减清晖。
使者手持节,征人泪湿衣。
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
诗句解析:
- 和仲巽过度云岭:这里的“和仲巽”可能指的是诗人的朋友或同行者,而“云岭”则是指山脉。这句话表达了他们跨越云岭的艰难旅程。
- 磴道青冥外:磴道,即石阶,青冥,天空,这里描述了他们在山外的石阶上攀登,形容道路遥远而艰险。
- 跻攀剧箭飞:“跻攀”表示攀登,此处比喻攀登的过程快速而激烈。“剧箭飞”形象地描绘了登山的迅速和陡峭。
- 朔风增凛冽:朔风,来自北方,通常在冬季更为强烈,这里指寒风。“增凛冽”说明风势更冷、更强。
- 寒日减清晖:寒日,即寒冷的太阳,这里指阳光被寒风吹得减弱。“减清晖”意指阳光变得暗淡。
- 使者手持节:使者,指旅途中的官员或使节。“手持节”表示他们携带着节杖等象征身份的物品。
- 征人泪湿衣:征人,指外出服役的人。“泪湿衣”表明他们旅途劳顿,情绪激动到泪水沾湿了衣服。
- 此时仁杰意,心向白云归:仁杰,可能是诗中某个人物的名字,这里指代诗人自己。“心向白云归”象征着归家的渴望和内心的宁静。
译文:
在高耸入云的山脉中,我们沿着青冥之外陡峭的石阶向上攀登。寒风愈发凛冽,阳光也失去了温暖的光芒。作为使者的我手持节杖,而远方的战士则泪水沾湿了他们的衣裳。在这艰辛的旅途中,我的心却向往着白云般的归家之路。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一幅高山跋涉的图景。作者运用了对比、拟人、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句富有画面感和情感深度。从一开始的“登高望远”的壮志豪情,到最后内心的平静与向往,诗歌展现了一种超越困境后的豁达与宁静。这种从苦闷到释然的情感转变,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人在逆境中寻求内心平和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