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赠徐君猷笙妓

碧纱微露纤掺玉。
朱唇渐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
龙吟彻骨清。
夜阑残酒醒。
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
胭脂觅旧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下面是关于这首词的具体介绍:

  1. 作者背景
  • 苏轼的生平: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被后世誉为“诗豪”、“文圣”。
  • 词作的时代意义:《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创作于苏轼中年时期,这个时期正值他的文学事业达到巅峰。此词不仅体现了苏轼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情感世界。
  1. 词的内容与解析
  • 词中意象:碧纱微露纤掺玉,朱唇渐煖参差竹。这两句描绘了女子细腻的容貌和优雅的姿态,通过“越调变新声”和“龙吟彻骨清”,传达出女子歌声的独特魅力和高洁气质。
  • 词中情感:“夜阑残酒醒。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这句表达了词人在深夜饮酒后的清醒感受,感受到的不仅是身体的寒冷,更多的是心灵的孤寂和思念友人的情感。
  • 词中象征:“胭脂觅旧痕”象征着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留恋。通过对这一细节的描述,词人在表达对往昔岁月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盼。
  1. 词的艺术特色
  • 语言韵味:《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运用了典型的宋词语言,语言简洁却富有层次,既有形象生动的描绘,也有深沉含蓄的情感表达。
  • 意境营造:词中构建了一个充满音乐氛围的场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烘托情感,使读者能够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体会到词人的内心世界。
  1. 词的现代价值与影响
  • 文化传承:作为古代文学的瑰宝,《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不仅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也是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
  • 教育意义: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表现手法,从而更深入地认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菩萨蛮·赠徐君猷笙妓》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厚文学价值的古典诗词,也是一部反映宋代文人生活和文化风貌的重要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研究和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宋代文学的艺术魅力,也能够深刻体会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