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纱微露纤掺玉。
朱唇渐暖参差竹。
越调变新声。
龙吟彻骨清。
夜阑残酒醒。
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
胭脂觅旧痕。
这首诗是唐代女诗人李冶的作品。下面是逐句的释义和赏析:
碧纱微露纤掺玉。
碧纱:翠绿的丝织品,用来遮挡光线,使画面更加朦胧。
纤掺玉:指女子手指纤细如玉,轻轻触摸着纱质的帷幕。
关键词:碧纱、纤掺玉
译文:碧绿色的纱帘微微露出,手指细长如玉,轻轻触碰着纱质的帷幕。朱唇渐暖参差竹。
朱唇:红润的嘴唇。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竹子:这里可能是指竹制的乐器或装饰品,与“唇”字相呼应。
译文:红润的嘴唇渐渐温暖起来,与参差不齐的竹子相映成趣。越调变新声。
越调:一种古琴曲的名称。
新声:指新的曲调或风格。
译文:古老的越调在新的演奏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龙吟彻骨清。
龙吟:指像龙一样的吟唱,这里用来形容歌声高亢激昂。
彻骨清:直达骨髓的清凉。
译文:高亢激昂的歌曲如同龙吟,直击人心,让人感到清凉舒畅。夜阑残酒醒。
夜阑:夜深时分。
残酒:未喝完的酒。
译文:夜深人静时,我终于将残酒喝尽,酒意散去。惟觉霜袍冷,不见敛眉人。
霜袍:白色的皮衣,比喻寒冷。
敛眉人:低头沉思的人。
译文:只有我感到了寒意,周围的人们似乎都消失了,只剩下我独自思考。胭脂觅旧痕。
胭脂:红色的化妆品。
旧痕:指曾经用过的痕迹或痕迹。
译文:我试图寻找那些曾经使用过的胭脂痕迹,却发现它们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