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一 萱草

萱草朝始开,呀然黄鹄觜。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冉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一 萱草》是苏辙在宋代的作品,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和感悟。以下是对该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朝始开,呀然黄鹄觜。
    仰吸日出光,口中烂如绮。
    纤纤吐须鬣,冉冉随风哆。
    朝阳未上轩,粲粲幽闲女。
    美女生山谷,不解歌与舞。
    君看野草花,可以解忧悴。
    寒地竹不生,虽生常若病。
    劚根种幽砌,开叶何已猛。
    婵娟冰雪姿,散乱风日影。
    繁华见孤淡,一个敌千顷。
    令人忆江上,森耸缘崖劲。
    无风箨自飘,策策鸣荒迳。
    芦生井栏上,萧骚大如竹。
    移来种堂下,何尔短局促。
    茎青甲未解,枯叶已可束。
    芦根爱溪水,余润长鲜绿。
    强移性不遂,灌水恼僮仆。
    晡日下西山,汲者汗盈掬。
    堂后病石榴,及时亦开花。
    身病花不齐,火候渐已差。
    芳心竟未已,新萼缀枯槎。
    谁言石榴病,乃久占年华。
    邻家花最盛,早发岂容遮。
    残红已零落,婀娜子如瓜。
    蒲桃不禁冬,屈盘似无气。

  2. 诗歌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萱草的早晨开始张开花朵的景象。萱草花朵如同黄色的天鹅之嘴,仰头吸吮着太阳的光芒,仿佛嘴里镶嵌着绚丽的绮丽织物。细长的花瓣舒展开来,随着微风轻轻摇曳。朝阳尚未升起时,就有一个美丽的女子静静地站在那里,她身着素雅的衣服,不知道如何唱歌和跳舞。看看那些野草中的花朵,它们能够化解人们的忧愁和疲劳。在寒冷的土地上,竹子无法生长,但即使它们生长在那里,也常常显得病态。挖出根来种植在幽暗的地面上,它们的叶子已经变得如此茂盛。它们的美丽让人想起冬天的冰雪,一片片散落在风中,阳光下的影子斑驳陆离。这些盛开的花朵虽然美丽,但却显得孤傲淡泊,它们的数量虽然众多却难以与周围环境相抗衡。这让人不禁回忆起长江上的景色,山崖高耸挺拔,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没有风的时候,芦荻会自行飘荡,发出沙沙的声音在荒凉的路上回响。芦荻生长在井栏上,其叶子巨大而茂盛,余晖洒在它们身上,使得绿色更加鲜亮。强行移植它并不顺利,灌溉水让仆人感到烦恼。傍晚时分下山回家的路上,打水的工人满头大汗。庭院后面的石榴树此时也开放了花朵,尽管身体有些不适,但它的花朵依然按时绽放。由于身体虚弱,它的花朵参差不齐,火候渐渐下降。然而,它仍然保持着内心的坚韧,新的花瓣像枯萎的树枝一样挂着。谁说石榴有病呢?它已经很久了,一直在占据着时间。邻居家的花最鲜艳,早早地开放,怎能被遮挡?残留的红色已经凋零,那婀娜的姿态就像瓜果一样。葡萄藤不能忍受冬天的到来,它弯曲的样子似乎没有了生气。

  3. 主题内容
    这首诗的主题在于赞美萱草的自然之美以及它带来的慰藉。萱草以其独特的姿态吸引人们的目光,象征着希望和快乐。诗中通过对比其他植物的生长情况,突出了萱草的坚韧和优雅。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

  4. 艺术特色
    苏辙在这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意象鲜明。此外,他善于运用简洁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意境,使得整首诗歌既有视觉美感又富有哲理意味。《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一 萱草》是苏辙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萱草这一普通植物的独特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其成为了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朵奇葩。

苏辙的《赋园中所有十首 其一 萱草》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物的诗歌,更是一个充满哲学思考的作品。诗中通过对萱草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纷扰、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赋园中所有十首·其一·萱草》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苏辙作为宋代文人的独特魅力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