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在庭侄颔漕归蜀

伯祖昔为郎,出乘使者轓。
德星照东蜀,遗爱及后昆。
登车问民瘼,手拊创痍痕。
遂使吾蜀人,不知狱吏尊。
迢迢六十年,乃复见曾孙。
曾孙早读书,待诏金马门。
一选文昌省,骎骎西掖垣。
凛然七尺躯,云梦不足吞。
乃居严徐间,锸齿吐吻唇。
青云岂不愿,局促畏短辕。
收拾五车书,归扫西山坟。
平生有家学,舍鱼取熊蹯。
况兹甘棠俗,尚怀挟纩恩。
上以慰慈母,一笑请平反。
下以慰父老,俯不怍九原。
更酌老翁水,我为歃此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在庭侄颔漕归蜀》是宋代诗人苏过的一首作品。此诗作于北宋时期,通过描绘伯祖的生平事迹,表达了作者对亲人及故乡的深厚情感和怀念之情。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简要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过(1037年—1112年),字叔党,号斜川居士,北宋眉山人。他是苏轼的长子,因父亲被贬岭南,他随行奉侍。苏轼卒后,葬于汝州郏城小峨眉山,遂家颍昌小斜川,因此以“斜川居士”为号。

  2. 诗歌原文:伯祖昔为郎,出乘使者轓。德星照东蜀,遗爱及后昆。登车问民瘼,手拊创痍痕。遂使吾蜀人,不知狱吏尊。迢迢六十年,乃复见曾孙。曾孙早读书,待诏金马门。一选文昌省,骎骎西掖垣。凛然七尺躯,云梦不足吞。乃居严徐间,锸齿吐吻唇。青云岂不愿,局促畏短辕。收拾五车书,归扫西山坟。平生有家学,舍鱼取熊蹯。况兹甘棠俗,尚怀挟纩恩。上以慰慈母,一笑请平反。下以慰父老,俯不怍九原。更酌老翁水,我为歃此言。

《送在庭侄颔漕归蜀》不仅以其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深厚的家族情感和乡土情怀,还体现了作者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