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岩寺偃松一首

直哉十寻干,亭亭无附枝。
纡哉独纵肆,蟠据何离奇。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揉刚为谦屈,至高而听卑。
攀玩凡几曲,凛冽英雄姿。
杰卓矧尚同,摆落造物为。
进乎绳纆外,诡异有所施。
激耳奏竽瑟,超世腾龙螭。
横秋老气逸,轶材那绁羁。
高可容冠舆,清甚生泠飔。
先容器万乘,爱身恐无辞。
抑抑卫武公,逮下文王妃。
筇竹与酒壶,挂空憩寂时。
客来秋冬际,狗驷车鸡栖。
有僧扪翠拂,擎跽求此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灵岩寺偃松一首》并非文学作品,而是宋代诗人苏籀的一首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苏籀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他的诗作以豪放不羁的风格著称。在《灵岩寺偃松一首》中,他通过描绘偃松的坚韧与高洁,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以及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1. 诗歌原文
  • 直哉十寻干,亭亭无附枝。
  • 纡哉独纵肆,蟠据何离奇。
  •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 揉刚为谦屈,至高而听卑。
  • 攀玩凡几曲,凛冽英雄姿。
  • 杰桌矧尚同,摆落造物为。
  • 进乎
  1. 诗句解读
  • “直哉十寻干,亭亭无附枝”:这里的“直哉”形容偃松树干挺拔,正直而不失柔韧;“十寻”则可能指的是高度,意味着偃松非常高大。这两句诗通过对偃松的形态描写,展现了其刚直不阿的品质。
  • “纡哉独纵肆,蟠据何离奇”:这里的“纡哉”可能是指偃松的姿态,既自由又充满力量;“蟠据”则可能指其扎根深厚,根基牢固;“何离奇”则强调了偃松的独特存在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偃松独特姿态的赞赏。
  •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这里的“垂髯”可能是对偃松树皮的比喻,形象地描绘出树皮的沧桑感;“蛟臂”则可能指树木粗壮有力;“犀兕皮”则进一步强调了偃松树皮的坚韧。这几句诗赞美了偃松的生命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 “揉刚为谦屈,至高而听卑”:这里的“揉刚为谦屈”可能是指在自然界中,万物都有其谦逊的一面;“至高而听卑”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即即使是最高者也应该谦虚,倾听低处的声音。这两句诗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人生哲理的理解。
  • “攀玩凡几曲,凛冽英雄姿”:这里的“攀玩”可能是指观赏或体会偃松的韵味;“凡几曲”表明诗人已经多次游览过这片山林;“凛冽英雄姿”则进一步强调了偃松所展现出的英雄气质,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中也能展现出坚强的意志。这几句诗赞美了偃松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气概。
  • “杰桌矧尚同,摆落造物为”:这里的“杰桌”可能是指杰出的人物或者成就;“尚同”则表达了追求共同目标的意愿;“摆落”可能是指摆脱或超越世俗的追求;“造物为”则表明了诗人对于超越物质追求的哲学思考。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越功利、追求精神境界的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对偃松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有现实意义又带有象征意味的意境。它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更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反思和颂扬。
  • 形象生动:诗人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使得整首诗的语言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感,读来令人印象深刻。
  • 情感真挚:诗人对偃松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无论是对其形态的描绘,还是对其精神的诠释,都透露出作者深厚的情感投入和真挚的态度。

《灵岩寺偃松一首》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歌,它不仅赞美了偃松的自然之美,更通过这一自然意象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态度、人生价值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深刻思考。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在于它能够跨越时空的限制,与读者产生共鸣,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