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哉十寻干,亭亭无附枝。
纡哉独纵肆,蟠据何离奇。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揉刚为谦屈,至高而听卑。
攀玩凡几曲,凛冽英雄姿。
杰卓矧尚同,摆落造物为。
进乎绳纆外,诡异有所施。
激耳奏竽瑟,超世腾龙螭。
横秋老气逸,轶材那绁羁。
高可容冠舆,清甚生泠飔。
先容器万乘,爱身恐无辞。
抑抑卫武公,逮下文王妃。
筇竹与酒壶,挂空憩寂时。
客来秋冬际,狗驷车鸡栖。
有僧扪翠拂,擎跽求此诗。
《灵岩寺偃松一首》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此诗描绘了灵岩寺的偃松,赞美了它高洁的品质和傲岸的姿态。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译文、关键词注释以及赏析。
诗句释义:
- 直哉十寻干,亭亭无附枝。
- “直哉”形容松树直挺;“十寻干”指的是高大的树干,可能指的是一丈或数丈长;“亭亭”则形容其直立的样子;“无附枝”表示不依附其他物体,独立生长。
- 纡哉独纵肆,蟠据何离奇?
- “纡哉”形容树木蜿蜒下垂;“独纵肆”可能指独自舒展,不受拘束;“蟠据”意味着盘绕或占据了某种状态;“离奇”可能是指形态各异或奇特。
- 垂髯郁千霜,蛟臂犀兕皮。
- “垂髯”形容胡须下垂;“郁千霜”可能表示树皮历经沧桑,颜色深重,如千年之霜;“蛟臂”比喻树的粗大有力,可能指树干粗壮;“犀兕皮”则可能是指树皮坚硬如犀牛和大象的皮肤。
- 揉刚为谦屈,至高而听卑。
- “揉刚”可能指树干弯曲;“为谦屈”表明即使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也愿意倾听卑微的声音,表现出谦逊的态度;“至高而听卑”可能意味着无论地位如何,都应谦虚地听取他人的意见。
- 攀玩凡几曲,凛冽英雄姿。
- “攀玩”表示观赏;“凡几曲”可能指多次游览;“凛冽”形容风景或景色冷峻壮丽;“英雄姿”可能是指雄伟的山峰或者英勇的形象。
- 杰卓尚同,摆落造物为。
- “杰卓”形容杰出出众;“尚同”可能指追求卓越,不随波逐流;“摆落”可能意味着超越或超脱;“造物为”可能是指超越自然的束缚。
- 进乎绳纆外,诡异有所施。
- “进乎”表示超越或超出;“绳纆外”可能是指超越常规之外;“诡异有所施”可能意味着奇异的变化或行为得以施展。
- 激耳奏竽瑟,超世腾龙螭。
- “激耳”形容声音响亮;“奏竽瑟”可能是指演奏乐器;“超世”表示超越世俗;“腾龙螭”可能是指像龙一样飞腾。
- 横秋老气逸,轶材那绁羁?
- “横秋”形容秋天的景色或气息;“老气逸”可能是指自然的气息或意境悠远;“轶材那绁羁”可能是指超越才能的人不受束缚。
- 高可容冠舆,清甚生泠飔。
- “高可容冠舆”表示非常高大,可以容纳帽子和车;“清甚生泠飔”可能是指清新的氛围让人感到凉爽。
- 先容器万乘,爱身恐无辞。
- “先器”可能是指具备器量或胸襟宽广;“万乘”表示拥有万辆兵车的国家;“爱身恐无辞”可能是指在拥有大量财富时仍然谨慎自守,担心没有借口。
- 抑抑卫武公,逮下文王妃。
- “抑抑”形容文雅庄重;“卫武公”可能是指春秋时期卫国的君主武公;“逮下文王妃”可能是指继承了文治武功的君王。
- 筇竹与酒壶,挂空憩寂时。
- “筇竹”可能是指竹子制作的手杖或笛子等;“酒壶”可能是指酒具;“挂空憩寂时”可能是指闲暇时刻,独自享受宁静。
- 客来秋冬际,狗驷车鸡栖。
- “客来”表示客人到来;“秋冬际”可能是指季节交替的时候;“狗驷车鸡栖”可能是指狗在冬天里拉着四匹马拉的车,而鸡则栖息在巢中。
- 有僧扪翠拂,擎跽求此诗。
- “有僧扪翠拂”表示有僧人拿着绿色拂尘,可能是在寻找诗歌;“擎跽求此诗”可能是指僧人跪着请求杜甫写这首诗。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灵岩寺的偃松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其坚韧不拔、挺拔向上的精神风貌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于自然界的独特观察和深刻理解,以及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展现了灵岩寺偃松的独特魅力和崇高品质,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