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朝美侍郎归蜀

清议久不作,世无公是非。
祇因翻故纸,不觉蹈危机。
东壁梦初断,西山蕨正肥。
十年成底事,赢得载书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朝美侍郎归蜀》是宋代关耆孙的作品,一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在这首诗中,关耆孙表达了自己对时局的忧虑与对友人归途的不舍。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

  1. 诗作背景
  • 关耆孙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诗作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政治氛围和文人的内心世界。
  • 关耆孙通过《送刘朝美侍郎归蜀》,不仅表达了个人的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人的思想风貌。
  1. 诗作内容概述
  • 清议久不作:表达了一种对政治议论或评论已久未能进行的遗憾,暗示了时代的变迁和言论自由的受限。
  • 世无公是非:反映了社会风气的混乱,以及人们在是非观念上的迷失。
  • 只因翻故纸:指代了因故翻阅书卷而引发的危机感或不安。
  • 东壁梦初断,西山蕨正肥:形象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个人命运的变化。
  • 十年成底事,赢得载书归:表达了对过去十年所作所为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归途的期许和准备。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诗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构建了一种既静谧又充满深意的艺术境界。
  • 情感真挚:关耆孙以真挚的情感表达自己的忧思和期望,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人文关怀。
  • 结构严谨:诗的结构清晰,层次分明,语言简练而有力,能够深入人心。

《送刘朝美侍郎归蜀》不仅是一首反映时代变迁和个人感慨的诗作,也是宋代文学中一个典型的代表。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观念以及他们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反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