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宝山广严院

垂手红尘古所难,近天尺五启禅关。
玉绳低转檐楹外,宫漏微传几席间。
云响度声何处笛,翠棱当户越州山。
梦回露滴松梢冷,月在三茅万境闲。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宝山广严院》是宋代诗人释善建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精湛的艺术手法,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释善建,作为一位僧人,他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为理解诗歌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宋代时期,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许多高僧大德通过诗歌来表达他们的修行体验和对佛法的理解。

  2. 诗作原文: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宝山广严院的宁静与幽美。首句“垂手红尘古所难”,表达了作者远离尘世纷扰,追求精神净化的愿望。次句“近天尺五启禅关”则描绘了寺院与天空之间的联系,暗示了修行的高远境界。第三句“玉绳低转檐楹外”,运用天文意象,营造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第四句“宫漏微传几席间”,细腻地捕捉了时间在静谧中的流逝感。第五句“云响度声何处笛”则通过声音的传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之感。最后一句“翠棱当户越州山”,以山峦作为画面的收尾,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

  3. 艺术特色:《题宝山广严院》不仅语言优美,而且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巧妙地传达了自己对佛门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此外,这首诗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首尾呼应,中间转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

《题宝山广严院》不仅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精湛技艺,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士大夫对于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描摹。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研究宋代社会文化和艺术发展的重要文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