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五十三首 其十三

有句无句,超宗越格。
如藤倚树,银山铁壁。
及至树倒藤枯,多少人失却鼻孔。
直饶收拾得来,已是千里万里。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五十三首 其十三》是明朝诗人何巩道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意境,还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作者简介
  • 何巩道:字志道,是明朝的一位知名文人和学者,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个人情感。何巩道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他的诗歌深受当时文人墨客的喜爱。
  1. 原文及翻译赏析
  • 原文:“人地清华擅一时,却从秋鹤写威仪。乌台旧展埋轮手,骢马新传奉使诗。绝域江山空复尔,中原风雅更逢谁。登高处处情能写,君是龙门老画师。”
  • 译文:何巩道以清秀的人品和才华在时代中独树一帜,他的书法作品曾被誉为“秋鹤写威仪”。乌台曾经展示过他的书法作品,如今那些已经埋藏在历史之中。骢马(即骏马)代表着出使任务,新的书法作品被人们传颂。即使身处边远的绝域之地,也难以见到中原的文化和风雅。无论走到哪里,我都能表达出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您就像是龙门石窟中的老画师一样,用笔墨描绘着我们心中的山川美景。
  1. 艺术特色
  • 超宗越格:何巩道在创作这首诗时,突破了传统的诗词格式,采用了独特的艺术手法,这种“无句”的写法显示了作者超越常规的创造力和对古典诗歌形式的革新。
  • 意境深远:通过对四季更替、山河变迁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时空的美感和哲理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文的同时也能体会到一种心灵的共鸣。

《偈五十三首 其十三》不仅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远的意境成为中国古代诗歌中的瑰宝,也是研究宋代文人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的重要文献。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和深层含义,可以更好地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