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庵歌

祇个普庵纯宝贝,妙慧庄严真畅快。
无门为户到人稀,万里神光圆顶盖。
非相身,无不在,体露堂堂声色外。
世间梦幻曷能随,超出世间那肯爱。
绝意识,无眼界,净名卧疾瞿昙解。
指权就实度众生,勿谓古贤来捏怪。
悟普庵,本无坏,空劫有穷渠自在。
四生六道岂相干,物我兼忘心唯最。
无有无,内非内,海印发光谁敢对。
森罗万象普庵收,绝待灵明全体会。
忘能所,勿知解,瓦砾真金谁敢买。
若还不是老胡来,觌面难逢轮劫肯。
雪齐腰,求教诲,得旨忘言转不退。
百炼金刚无孔锤,要断龟毛兔角罪。
如意珠,我今解,刹刹尘尘铺障昧。
一毫端量大千辉,烁破无明生死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普庵歌·祇个普庵纯宝贝》是一首由宋代诗人释印肃所创作的古诗词。该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对这首诗进行介绍:

  1. 作者简介
  • 释印肃,一名宗杲,南宋末年著名佛教高僧。他不仅精通佛学,而且擅长诗文。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意蕴深远著称,体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和人生观念。
  1. 诗歌内容
  • 主题:诗中主要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境界。通过对“普庵”(即佛性)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红尘、洞察万物本质的思想。
  • 意象:诗中的“万里神光圆顶盖”等意象,象征了佛性或真理的普遍性和无限性。同时,通过“无门为户到人稀”,展现了通往真理之路的隐秘和难以捉摸。
  • 境界:“非相身,无不在,体露堂堂声色外”描绘了一个既超然又无处不在的精神境界,这种境界超越了形与声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与解脱。
  1. 艺术特色
  • 语言精炼:《普庵歌》的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个字句都经过深思熟虑,充满了哲理和深意。
  • 意境深邃:诗中的意境深邃而广博,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隐喻了人生的无常和宇宙的奥秘。
  • 象征丰富:诗中使用了许多象征性的元素,如“万里神光圆顶盖”象征着佛法的光芒普照,而“非相身”则揭示了佛教中“非有非无”的中道思想。
  1. 文化价值
  • 哲学启示: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作品,也是哲学思想的体现。它探讨了如何通过内省和修行来达到心灵的自由和解脱。
  • 宗教意义:作为禅宗文献,它反映了禅宗对世界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强调了个体与宇宙的统一。
  • 审美价值:作为宋词的一种形式,它展示了宋代词人对语言美感的追求和创新。
  1. 后世影响
  • 研究参考:许多学者和研究者将《普庵歌》作为研究宋代文学、禅宗思想的重要文献。
  • 文化传承:这首诗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视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被广泛传颂和学习。

《普庵歌》不仅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诗歌,它还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文化和审美。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领会中国古代文学和哲学的精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