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遍入孤峰里,是处寻求不见师。
自古上贤难出手,为伊不肯淡工夫。
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着转迷途。
凡夫贪爱将为事,少得曹溪这老卢。
偈颂三十首 其八
介绍
《偈颂三十首 其八》是一首宋代释印肃所作的诗作。这首诗描绘了禅宗中上贤难以出世,为追求真理而甘愿淡泊修行的意境。在佛教文化中,偈颂(也称为颂诗)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用以表达宗教思想或传达某种精神寓意。这首诗不仅体现了释印肃对佛教哲理的理解,还表达了他对于禅修生活的深刻感悟。
从诗歌的内容上看,《偈颂三十首 其八》以“明朝遍入孤峰里,是处寻求不见师”开篇,描绘了一个禅宗修行者在山林间四处寻找师父的场景。这反映了禅宗修行者对师父的极度依赖和崇敬,以及他们对于真知灼见的追求。随后,诗人通过“自古上贤难出手,为伊不肯淡工夫”表达了一个禅宗观念:真正的大智慧或上师往往难以亲自传授,因此修行者必须自己努力探索和领悟。
诗中的“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着转迷途”展现了禅宗典籍的重要性及其对修行者的影响。禅宗强调“不立文字”,但在实际应用中,经典的传承与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这些经典不仅是知识的来源,也是引导行者走向真理的工具。同时,“凡夫贪爱将为事,少得曹溪这老卢”揭示了世俗之见对修行者的重大影响,指出只有那些能够超脱世俗欲望的人,才能达到心灵的解脱。
这首诗通过对禅宗修行者的描写,展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心路历程。诗中的“少得曹溪这老卢”可能是指某个著名的禅师,通过对他的描述,读者可以感受到修行路上的挑战与困难。同时,“少得曹溪这老卢”也可能暗示着禅宗的神秘性和不可言传的特性。
《偈颂三十首 其八》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诗的每一句都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结构,使得整首诗在表达上更为凝练而富有深意。例如,“垂经留教五千卷”,“迷人看着转迷途”等,都运用了对比和转折的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从诗歌的风格上来看,《偈颂三十首 其八》具有鲜明的宋代禅宗诗作风格。宋代是禅宗发展的鼎盛时期,禅宗思想深深影响了宋人的文学创作。这首诗在语言上简练而富有力度,情感真挚而深邃,充分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特点。如“凡夫贪爱将为事”,这里的“将为事”不仅指成为一件事情的结果,更含有成为某种境界的含义,体现了禅宗对事物本原的洞察和对心灵状态的把握。
《偈颂三十首 其八》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宗教意义的诗歌,也是宋代禅宗文化的重要载体。它通过简洁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禅宗修行的精神面貌和文化内涵,对后世的文学创作和禅宗文化研究都有着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