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 其七 尘异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著形名非与是。
交彻辉光意气浓,金毛师子真堪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十玄谈·尘异》是宋代诗人释印肃创作的诗,表达了对世间万物本质的深刻理解。这首诗通过描绘世间万物的清净与不净,揭示了宇宙间的真理和佛教哲学的深邃。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1. 诗歌原文
    浊者自浊清自清,一轮坚白不容尘。
    镜中妍丑谁分别,水月融光争法身。

  2. 诗歌解析

  • 主题思想:此首诗歌主要探讨了“物我两忘”的哲学理念,即万物皆为清净无瑕,无需区分其是否属于“浊”。同时,诗人也强调了观察世界的主观性,指出在纯净如镜的映照下,事物的真实面貌往往无法被察觉,从而引发人们对世界本质的思考。

  • 艺术手法:诗人采用了丰富的象征和比喻手法,如将世间万物比作“一轮坚白”,以及“镜中妍丑”、“水月融光”,旨在揭示万物的虚幻性和空灵之美,体现了佛教中“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的思想精髓。

  • 语言特点:该诗语言简洁而富有哲理,通过对自然界现象的描绘,引出对人生和宇宙的深刻思考。诗人巧妙地运用对比和反问,使得诗歌不仅具有美感,更充满了哲理和智慧的光芒。

《颂十玄谈·尘异》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世界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哲理和启示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佛教中的“空”的观念,领悟到生活中许多看似矛盾的现象背后的和谐与统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