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自有冲天志,不著形名非与是。
交彻辉光意气浓,金毛师子真堪畏。
【注释】
颂十玄谈 其七 尘异:赞颂《玄谈》诗的第七首,题为“尘异”。尘异:指人世间的是非。
丈夫自有冲天志,不著形名非与是:有远大抱负的人,自有冲天之志,不追求名利,不拘泥于世俗的是非。
交彻辉光意气浓,金毛师子真堪畏:在光明磊落、正直不阿的道路上,意气风发,如金光闪闪,真值得敬畏。金毛师子:比喻品行端正的人。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昌龄所作的一首五言古诗,属于《颂十玄谈》。此诗通过歌颂具有崇高品质和美好情操的人物,来表达诗人对理想人物的向往和赞美之情。
首句“丈夫自有冲天志”,表达了有远大抱负的人应该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这里所说的“冲天”,是指志向高远,不受世俗的束缚,有着超越平凡的追求。而“志”又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表现,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它需要人不断地努力去实现。因此,“不著形名非与是”一句,既强调了志向的重要性,又指出了实现志向的途径。只有真正理解了“形名”与“是非”的含义,才能正确地面对现实,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第二句“交彻辉光意气浓”,进一步赞美了那些具有高尚品德和深厚内涵的人。这里的“交彻”指的是内外相通、彼此交融的意思,而“辉光”则是指光明磊落、正直无私的品质。这样的人物,不仅在道德上受人尊敬,而且在行为上也能够起到表率作用。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充满了正气和勇气,令人敬仰。
第三句“金毛师子真堪畏”,更是直接将那些品行端正的人称为“金毛师子”,形容他们如同威武的狮子一样令人敬畏。这里的“金毛”并不是字面上的金色毛发,而是比喻他们身上散发出的光芒和气势,让人感到震撼和畏惧。这样的比喻,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这些人物的魅力和价值。
最后一句“意气浓,真堪畏”,则是对整个诗歌主题的升华。在这里,诗人再次强调了那些具有崇高品德和美好情操的人物所具有的强大力量。他们的意气之浓,足以让人产生敬畏之感;他们的真才实学,也确实值得人们去学习和效仿。这种对理想人物的追求和赞美,不仅展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魅力,也为人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