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祇圆音。
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
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
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
释迦佛,普庵光,不二如来体不藏。
香花供养谁知有,只在众生心印堂。

诗句释义与赏析

普因乾坤非外物,周闻法界祇圆音。

  • 解释:宇宙的本原不是外在之物,佛法的世界只有圆满的声音。

含灵入我身毛孔,非相非名何处寻。

  • 解释:灵魂和生命之气渗透到我们身体的每个毛孔中,它们既非具体物质也无固定名称,难以寻觅。

宝陀触目无人见,妙体端严不坏金。

  • 解释:佛塔(宝陀)在视线中是看不到的,它的美丽与庄严如同不朽的黄金。

如钟含响随缘应,见我方知识自心。

  • 解释:就像大钟随着缘分而发声一样,我的显现只是对内心的认识和觉醒。

释迦佛,普庵光,不二如来体不藏。

  • 解释:释迦牟尼佛(即佛陀),以及普庵光大师,都是达到“不二”境界的存在。

香花供养谁知有,只在众生心印堂。

  • 解释:香花等供品被供奉于寺院,但它们的存在并不容易被察觉或理解,真正的本质在于众生的内心世界。

译文

  1. 普世的天地并非外界之物,周遍的佛法唯有圆融之音。(In the cosmic universe, nothing external exists; the law of Buddha permeates everything as pure and complete sound.)
  2. 我的灵魂与生命力融入了身体的每一个毛孔之中,它们是无形的、非具体的,难以用语言描述。(My essence is interwoven within my being, infiltrating every nook and cranny, a presence that transcends physicality and concreteness.)
  3. 佛塔在人们的视野中似乎不存在,它那无与伦比的美丽与庄严宛如坚不可摧的黄金。(The pagoda seems invisible to sight, yet its splendor and majesty are as unyielding gold.)
  4. 大钟随着命运的节奏发出声音,它的每一次鸣响都顺应着生命的流转。(A bell resonates with fate’s rhythm; each ring echoes the ever-changing cycle of life.)
  5. 真正的觉醒来自于对自身内心的认知和了解。(Real enlightenment arises from an understanding of one’s own inner self.)
  6. 释迦牟尼佛和普庵光大师都是超越了世间一切的神圣存在。(Both the Bodhisattva Siddhartha Gautama and Master Punya Ngamgön Lomrōpa are imbued with divine qualities beyond any earthly realm.)
  7. 香花和其他供品常被用于佛教仪式中的祭拜,但其本质并不容易被察觉。(Flowers and offerings are often used in Buddhist rituals but are not easily perceived.)
  8. 这一切的核心在于每个人的内心深处,一个无形却充满力量的地方——心印堂。(It lies not merely within the eyes of others but deeply within each individual heart, a place of profound power and significance.)

赏析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探索了佛教中的“不二”概念,即一切法本质上都是平等无别的。诗中通过对宇宙和心灵的描绘,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在平和与觉悟的哲学思想。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隐喻,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禅意的境界。这种表达不仅仅是对自然和精神世界的赞美,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人生哲学的体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