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十玄谈 其八 一色

空里蟾光撮得么,待风列子已蹉跎。
须弥无缝徒伸手,任是先天不奈何。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释印肃的《颂十玄谈 其八 一色》是一首宋代的诗文作品,作者释印肃,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此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美景来寓意人生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宇宙万物本质的认识和对超然物外生活的向往。

《颂十玄谈 其八 一色》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个充满哲理的世界。首句“空里蟾光撮得么”,意味着在虚空中捕捉到那微妙的光芒,暗指了诗人对世界本质的理解。接下来的“待风列子已蹉跎”,则引用了列子乘风而行的故事,表现了超脱尘世束缚的境界。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作为载体,传达出诗人对于宇宙万物深层次的感悟和认识。

从创作背景来看,释印肃生活在宋代,这一时期的诗歌创作深受佛教禅宗思想的影响。禅宗强调“顿悟”,认为人的本性本就如明镜般清净,无需外物的干扰。这种思想反映在诗中,就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所谓的“先天不奈何”。这种心境体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理解和超越,也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精神追求。

诗中的自然意象和哲学思想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宇宙观的独特见解。《颂十玄谈 其八 一色》所蕴含的哲理不仅在当时有着重要影响,而且跨越时代,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学者和艺术家都从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自己的作品之中。

《颂十玄谈 其八 一色》不仅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诗词作品,更是宋代文人精神生活与哲学思考的体现。通过深入解读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人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从而更加全面地把握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