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

没眼休谈见药山,免将明暗警盲参。
特牛生子犹为易,石女生儿岂似凡。
孤明独朗光无二,只恐痴猿搅碧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是一首由宋释印肃所作,收录于《每日诗词》,其中包含有149篇诗文。下面对其进行详细解读:

  1. 作者背景
  • 宋释印肃,字公度,号东山逸士,为南岳下十六世,径山大慧宗杲禅师法嗣。
  • 孝宗隆兴二年圆寂,年七十一。以《古尊宿语录》所收《东林和尚颂古》编为第一卷,《嘉泰普灯录》等书所收合编为第二卷。他的生平和艺术成就在于此。
  1. 诗歌原文
    没眼休谈见药山,免将明暗警盲参。特牛生子犹为易,石女生儿岂似凡。孤明独朗光无二,只恐痴猿搅碧潭。

  2. 诗歌赏析

  •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独特的见解。通过对“药山”的隐喻,诗人探讨了禅宗的真谛,强调了禅宗思想的简洁和直观。
  • “特牛生子犹为易,石女生儿岂似凡”一句,用生动的比喻,展示了禅宗的超然与自在,即使是石头也能孕育生命,而人却常常被世俗所累。
  • “孤明独朗光无二,只恐痴猿搅碧潭”则进一步突出了禅宗的清静与独立,诗人担忧那些追求名利的愚者会干扰这种清净的状态。
  1. 文化意义
  • 这首诗不仅体现了禅宗的哲学思想,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佛教文化的接受和理解。它代表了宋代文人对于禅宗的独特诠释,显示了他们对生活、自然和宇宙观的理解。
  • 通过诗的形式,诗人传达了禅宗的教义,使读者能够从中获得心灵的启示和思考。
  1. 艺术特色
  • 《颂古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以其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诗人对禅宗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宋代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 这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它的精炼和深刻,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丰富的思想和情感。

《颂古九十八首 其六十六》不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诗作,更是一部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作品。这首诗不仅是对禅宗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思考,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