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寒山自述 其七

五更一盂粥,辰时一顿饭。
昼夜两觉眠,一日事俱辨。
毁我还自毁,赞我还自赞。
是非与荣辱,红炉赤金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拟寒山自述 其七》是文学作品。在唐代文学的长河中,泰钦的《拟寒山·其七》以其独特的韵味和深刻的内涵脱颖而出,成为了一首流传广泛的经典作品。下面将具体分析这首诗:

  1. 作者简介:泰钦(约708年—790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根据现存资料推测,他可能是一位隐士或僧人,生活在唐代晚期。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描绘田园生活、抒发隐逸情怀为主,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超然物外的哲学观念。

  2. 诗歌原文:五更一盂粥,辰时一顿饭。昼夜两觉眠,一日事俱辨。毁我还自毁,赞我还自赞。是非与荣辱,红炉赤金弹。

  3. 诗意解读:《拟寒山·其七》是一首简短而富有哲理的诗篇。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五更一盂粥,辰时一顿饭”描绘了简朴的日常生活,反映出隐士的清贫与超脱。“昼夜两觉眠,一日事俱辨”则揭示了隐者内心的宁静和对生活的洞察。“毁我还自毁,赞我还自赞”表现了一种自我认知的辩证,即承认自己的不足也认可自己的成就。“是非与荣辱,红炉赤金弹”则是对世俗纷扰的一种超然看待,如同用炽热的火炉中的红金弹一样,能够轻易地熔化世间的是非荣辱。

通过《拟寒山自述 其七》,不仅可以看到唐代诗歌的风采,还能感受到作者对于生命、自然以及个人存在意义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唐代诗歌艺术的体现,更是中国文化中隐逸思想的重要载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