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五十一首 其十

一入咸阳尽旧游,春风台榭对芳洲。
非关好景留人醉,自是行人醉不休。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偈颂五十一首 其十》是由宋代诗人释大观创作的

释大观,字子开,是南宋时期的一位僧人,他的这一作品体现了宋代禅宗的思想和文学风格。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来表达内心的感受和哲理的思考,将佛学思想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释大观通过“临际用底”等词语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心境。他提倡“廓然一念”的境界,即当一个人能够超脱一切,放下世俗的牵挂和执着,就能达到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种境界在现代心理学中也被广泛认为是心理健康的一种状态。

诗中的“泊尔十方无寄”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这不仅仅是对物质世界的淡泊,更是对心灵深处的探索和追求。《偈颂七十八首·其二十五》也表达了类似的观念:在面对外界纷扰时,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是最为重要的。

“现前不用安排,直下何劳拟议”这一句强调了直接体验的重要性,而不是通过外在的安排和计划。这种直接的体验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宇宙的真理。

诗中的“不风流处也风流,有意气时添意气”则是一种对生活态度的肯定。即使在平凡的日子里,也可以发现生活的情趣和意义。这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对于现代人来说尤为重要,它鼓励人们在繁忙和压力之中寻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

释大观的《偈颂五十一首 其十》不仅是一首表达禅宗思想的作品,更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情感的诗歌。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追求精神境界的路上要不断探索和实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