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脱风高天地秋,长江衮衮只东流。
行人不折离亭柳,羌笛空吹落日愁。
颂古十七首 其十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颂古十六首》其十六赏析
《颂古十六首》其十六,由宋代禅僧释心月所作,是一组富有哲理与艺术美感的古诗。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佛教教义的诠释和对生活现象的观察,表达了对佛法真谛的探求与理解。
诗中“室内孤灯只自知,入流须辨截流机”,描述了诗人独自在寂静的环境中思考,如同水中的舟船需辨识前行的方向,以渡过障碍。《辽天一镞三关外,玉兔金乌不敢飞》,则用天文的象征表达出超脱世俗、洞察真理的境界。
“一竿丝线两金鱼,不犯清波意自殊。斜拽蓑衣遮盖后,空余明月满江湖。”通过渔夫和月亮的画面,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平静与超然物外的情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欣赏。
“恁么说话,大似肥处添,瘦处减。”揭示了世事的无常以及对待得失的智慧态度。而最后几句则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哲理的理解:“昭昭心目色尘里,晃晃色尘心目间。直下裂开犹是钝,那堪随步万重山。”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困境的深刻认识,同时也透露出他对于克服困难的决心与勇气。
《颂古十六首》其十六不仅是一首文学作品,更是一种精神的体现,它教会我们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寻找到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让我们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不断前行。